bbs.tianya.cn/post-no16-107899-1.shtml

  作者分析的内容,无非是想说这出戏是为贾母点的,无法表现个人喜好。吟出的《寄生草》只是为了反驳宝玉。

  然而,自己不喜能随口念来?我请喜欢听相声的人可能是去听郭德纲。但说不出什么我都艺术家一个礼拜了。因为我不怎么喜欢郭德纲。听过的一些郭德纲相声中也没这句词,或记不得了。

  要说宝钗为讨人所喜,特地花时间了解过戏曲那可能。但也没可能到连作者认为平平无奇的《寄生草》都随口念来的地步吧。一出戏的曲词不少。戏曲的派别,曲目更多。宝钗要能都过目成诵那就奇了。

  作者认为唱这只悲凉的《寄生草》,只是在这出幽默戏的结尾,不怎么重要。有点说不出去。不管什么艺术形式,收尾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吧。我不相信经过《寄生草》的渲染后,观众还能认为是幽默剧,而不是可能抹几滴眼泪。其实我想知道点鲁智深醉闹五台山结局的。都不会认为这是出纯粹的幽默剧。

  所以宝钗说纯粹认为这是一出热闹,算不知戏的。不是为了面子,而是很明显的道理,分明是望文生义所致。宝钗要是只为了图热闹,插科打诨,选择应该有很多。没必要点一出缺点如此明显的。难道宝钗还能算到,宝玉一定到会这出戏时说出不喜欢。然后自己念出《寄生草》,秀一把,震慑一下?那宝钗就不是戏中人了,分明是跳出戏外,能掐会算,掌控全局的神仙了。
薛宝钗
  再有作者不知道怎么就从点了两处戏,就能引申到,这心机权变比刘备青梅煮酒毫不逊色。讨贾母欢心的又不只宝钗。凤姐没讨老太太欢心吗?即使如黛玉,书中没说点了哪一出。但根据脂批所想,不说哪一出是点的戏不是黛玉喜欢的,没必要说出来,草草随众而已。连黛玉都可能是看眼色的知道点什么戏。怎么宝钗点了戏就是心机深沉。乃至后面连宝玉自己等七八人都点了戏,才轮到宝钗点了第二出。这些小字辈的我不信都是没眼色的。要是都是合宝玉意的。也不会到宝钗第二轮点戏时候就突然不耐烦起来。

  说了这么多,其实想说。讨贾母喜欢点的戏未必不能见体现个人喜好。戏那么多总要有所偏好。凤姐点的《刘二当衣》据说是丑角的滑稽小戏。内容是描写穷汉早上去当铺叩门,但当铺大门未开,他就站在门外一边等待当铺开门,一边表演着滑稽的身段和表情,唱着好几段弋阳腔来消磨时光。即使讨好人,你觉得宝钗会点这种类型的戏,会对这种戏的戏文记忆深刻吗?

  其实什么宝玉怀疑宝钗欣赏水平纯粹是瞎想。戏曲嘛,本身就是大众艺术,同一类的又能相差到哪里去。很清楚的写了不喜欢的是热闹排场,而不是辞藻的雅不雅。别人喜欢的是才子佳人,而不是英雄史诗。鲁智深哪有漂亮女孩有趣。

标签: 红楼梦, 人物

添加新评论